张仕斌教授 简介
【基本信息】
所在部门:人工智能学院(开云·(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职 称:教授
电子邮件:cuitzsb@cuit.edu.cn
QQ号码:498251651
【个人简介】
张仕斌,男,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后),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兼四川省智慧城乡大数据应用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智慧城乡大数据应用研究会数网络安全专委会主任、四川省计算机学位常务理事、四川省通信学会网络信息安全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四川省区块链行业协会理事、四川数安网络空间安全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CCF区块链专委会执行委员、CCF量子计算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CCF计算机安全专委会委员等职;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4年7月于四川轻化工学院获工业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6月于电子科技大学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12月至2005年6月日本帝京大学访问学者,2006年6月于西南交通大学获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信息安全方向)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至8月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进修访问,2013年4月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工作站出站;2001年10月入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03年12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7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
目前,主要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量子计算与安全通信、人工智能与工控系统安全、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科研方面,作为项目主持者和主要研究者,先后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重大专项、四川省科技创新研发重大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6篇、SCI/EI检索100余篇);主编专著2本、教材6本;获得授权知识产权89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第1发明人26项、已成功转化1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二等和三等奖各2项);研发了便携式取证、恶意代码动态扫描、网站安全检测、可信资料共享等10余套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教学方面,先后主持或主研各级教改项目20余项(其中省部级10余项、校级10余项),获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目前是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双一流”学科建设点、信息安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应用密码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应用密码学及其应用课程群》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6部、副主编2部;参与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三等奖以上30余项、四川省苗子工程等项目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软著20余项,已培养337名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和70余名硕士研究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研究方向】
1、网络与信息安全
2、量子计算与安全通信
3、人工智能与工控系统安全
4、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重点专项课题,大规模机构中重要数据发现研究(2022YFB3103103),2022.12-2025.11,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量子模糊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应用研究(62076042),2021.01-2024.1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量子通信网络环境下信任管理模型研究( 61572086),2016.01-2019.12,主持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子课题,异构身份联盟可信评价技术研究(2017YFB0802302),2017.07-2021.06,子课题主持
5.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块链跨链平台研发(2021YFSY0012),2021.04-2023.03,主持
【发表论文】
1. 学术论文1:Quantum metric learning with fuzzy-informed learning[J]. Physica A 643 (2024) 129801. https://doi.org/10.1016/j.physa.2024.129801 [中科院二区, 通讯作者]
2. 学术论文2:Adversarial examples detection based on quantum fuzzy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J].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24) 23:143, https://doi.org/10.1007/s11128-024-04310-3 [中科院三区, 通讯作者]
3. 学术论文3:量子模糊信息管理数学模型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53 (02): 149-154. [EI期刊, 第1作者/通讯作者]
4. 学术论文4:Enhancing adversarial robustness of quantum neural networks by adding noise layers[J]. New J. Phys. 25 (2023) 083019. [中科院二区, 通讯作者]
5. 学术论文5:RRCNN: Request Response-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ICS Network Traffic Anomaly Detection[J]. CMC, 2023, 75(3):5743-5759. [中科院二区, 通讯作者]
6. 学术论文6:Quantum private comparison of arbitrary single qubit states based on swap test[J]. Chin. Phys. B, 2022, 31(4): 040303. [中科院三区, 通讯作者]
7. 学术论文7:Arbitrated quantum signature scheme with quantum teleportation by using two three-qubit GHZ states [J].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20) 19:163. [中科院三区, 通讯作者]
8. 学术论文8: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Trust Management: A Survey [J]. CMC-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2019, 61(3): 1145-1174, 2019.. [中科院二区,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9. 学术论文9:WSNs中基于簇结构的云信任模型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 2014, 46(6) 32-37. [EI期刊, 第1作者/通讯作者]
10. 学术论文10:基于云模型的信任评估方法研究[J]. 计算机学报. 2013, 36(2): 422-431. [CCFA类期刊, 第1作者/通讯作者]
【授权专利】
1、发明专利1:一种面向中文文本的端到端中文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专利号:ZL 202311629250.7,授权日期:2024.05. [第1发明人]
2、发明专利2: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量子密钥管理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 202010758455.5,授权日期:2020.07,转让日期:2021.12. [第1发明人]
3、发明专利3:一种用户信任协商建立方法、用户行为数据存储方法及介质,专利号:ZL 201810988069.8,授权日期:2021.02,转让日期:2022.04. [第1发明人]
4、发明专利4:一种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多群电子商务签名方法,专利号:ZL 201811547503.5,授权日期:2020.10,转让日期:2021.09. [第1发明人]
5、发明专利5: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电子印章管理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 202011157340.7,授权日期:2021.06,转让日期:2021.12. [第1发明人]
【获奖情况】
1、获奖1:成果“《应用密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2012年度中国密码学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2、获奖2:成果“安全单向信息传输系统”获2013年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
3、获奖3:成果“网络安全综合演练平台”获2016年度四川省人民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1
4、获奖4:成果“基于多模态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8年度四川省人民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5、获奖5:成果“创新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培养网络安全拔尖人才”获2021年度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
何晋教授 简介
基本信息:何晋,男,教授,电子科技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生、工学硕士。
学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
研究方向:数字化智能治理、区块链共识机制
个人简介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3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英国斯旺西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电子学会(CIE)高级会员,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
论文发表情况
KNN-Based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Better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in Blockchain as a Service (BaaS) Systems. Electronics. 2023; 12(6):1429.
基于IEEE 802.11p的车载自组网MAC层接入算法RLBSA,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44(5):674
科研项目情况
1.多层次多模式的高校创新方法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与示范项目,科技部(2017IM030100);
2.数字人民币电子支付工具应用场景开发,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委托项目;
3.基于区块链技术平台的信息征集与分发平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委托项目。
联系方式:hejin@cuit.edu.cn
邹茂扬副教授 简介
基本信息:邹茂扬,女,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研究生。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研究方向:
1.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形图像处理与计算成像
2.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习分析(大数据分析)
个人简介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访问美国Troy大学。CMOOC联盟四川省工作委员会理事委员,CCF/ACM会员,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专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曾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教学青年教师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文发表情况
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7篇,卓越期刊1篇,CSSCI检索1篇。出版著作3本。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多项企业合作横向项目。
主要科研项目:
1. 广义中医经典名方智能辅助遴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4534)
2. 基于贝叶斯增强学习的自适应奖赏学习策略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1806029)
3. 医学影像后处理——智能配准核心技术研究(23NSFSC1099),四川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多源数据的标准剂量PET预测方法研究,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重点)
5. ECG心电监护平台,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
6. 信息系统监控与管理平台,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
7. 四川省大数据产业目标和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成都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
8. 智能会议及智能识别(AI)平台,横向项目
9. 人脸识别引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横向项目
10. 临灾避险精细化气象保障项目,横向项目
11. 智能视频监控平台,横向项目
12. 智能防栓卫士系统,横向项目
联系方式:Zoumy@cuit.edu.cn
刁仁宏副教授 简介
基本信息:刁仁宏,男,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本科,硕士。
学科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研究方向:数据库应用、区块链安全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软件、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应用、区块链安全技术等。主持及参与四川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5项,横向科研项目30多项,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40多项。
论文发表情况
1. 一-种SQLServer自动判题系统,发明专利,授权时间:2022.8
2. 基于碎片化学习的大学计算机类课程管理平台,发明专利,授权时间:2023.2
3. Study on Feature Set for Community-Oriented Anomaly Dete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国际期刊 Vol.5,No.5,2013第一作者
4.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R-tree Spatial Index Based on K-Means Clustering,《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国际期刊Vol. 6, No. 10,2012 ,EI:20122615185622 独著,
科研项目情况
1、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四川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系统研究与实现”,2016-2018,主持
2、科研项目:“大数据收录及智慧研判系统研发服务”,2020-2021,主持
3、科研项目:“智能家居软件开发(IOS手机与平板电脑APP)”,2018-2019,主持
4、科研项目: “开云·(Kaiyun)中国官方网站综合实训平台”,2022-2023,主持
联系方式: QQ:24215272 E-mail:icediao@cuit.edu.cn
郑庆霄副研究员 简介
基本信息:郑庆霄,男,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科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区块链与分布式存储,高性能区块链应用
个人简介
郑庆霄,中共党员,男,硕士,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工程专业教师,并负责教授《算法分析及应用》、《加密货币技术》、《区块链应用开发》、《加密货币应用开发实践》等研究生及本科课程,主持进行了《可信数据产品管理软件》等项目。分别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及工学硕士学位,目前博士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专业。先后任职于华为,DELL-EMC等国际500强企业,曾担任DELL-EMC分布式存储,数据保护及云计算领域架构师/经理,DELL-EMC中国区技术委员会数据保护领域主席及全球专利评审委员会委员,所负责产品(Avamar)在Gartner魔力象限数据保护领域长期居于领导者象限。在DELL-EMC工作期间,作为系统架构师及技术经理主持了Avamar产品(该产品在数据保护Gartner魔力象限中处于领导象限)的云端数据保护功能,分布式存储系统优化,硬件全闪存平台升级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了多项专利创新成果。
近年来发表论文多篇,共申请了3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和2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目前已有1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存储,虚拟化云平台,数据保护,分布式通信等方面。
论文发表情况
《KNN-Based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Better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in Blockchain as a Service (BaaS) Systems》 Electronics 2023, 12(6), 1429;(SCI三区)
《Research on Blockchain Consensus Mechanism for Judicial Depository Applications》, 202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EIECS), Changchun, China, 2023, pp. 913-918, doi: 10.1109/EIECS59936.2023.10435415.
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进行了中电科研究所合作《可信数据产品管理软件》项目。
主持进行了校内科研项目《区块链统一应用开发平台》项目及课题研究。
主持进行了四川大学合作项目《临床路径设计-追踪-可视化分析系统》。
参与制定了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区块链关键服务安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
主持省级教学项目: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面向新兴数字产业的区块链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建设》
已获授权专利:
1. Intelligent solution to support the unified distributed real-time quota limitation/US10931594/发明专利/2021-02-23/granted/第一发明人
2.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managing a virtual machine/US10733008/发明专利/2020-08-04/granted/第一发明人
3.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ata backup/US10983718/发明专利/2021-04-20/granted/第二发明人
4. Agent-less disk partition backup/US10810090/发明专利/ 2020-10-20/granted/第三发明人
5.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validating cache file/US2020133860/发明专利/2020-04-30/granted/第三发明人
6. Method of dynamically assigning a quality of service/US2018249474/发明专利/2018-08-30/granted/第三发明人
7.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arallel migration of data/US10979502/发明专利/2020-04-13/granted/第四发明人
8. Virtual machine image backup to exclude system page file/US10853185/发明专利/ 2020-12-01/granted/第四发明人
9. Converg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US2017302775/发明专利/2017-10-19/granted/第四发明人
联系方式:zqx@cuit.edu.cn
刘强副教授 简介
基本信息:刘强,男,副教授,四川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图像/视频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嵌入式系统设计
个人简介
刘强,副教授,生于1982年,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200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获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信息与信号处理专业博士学位。
获奖情况
1. 多次荣获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蓝桥杯大赛和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长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0余项
论文发表情况
1. Qiang Liu, Xiaohai He, Qizhi Teng, Linbo Qing, Honggang Chen. BDNet: A BERT-based Dual-path Network for Text-to-Image Cross-modal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J]. Pattern Recognition, 2023, 141: 109636.
2. Qiang Liu, Xiaohai He, Mozhi Zhang, Qizhi Teng, Bo Li, Linbo Qing. Feature separation and double causal comparison loss for visible and infrar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J].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22, 239: 108042.
3. Qiang Liu, Qizhi Teng, Honggang Chen, Bo Li, Linbo Qing. Dual adaptive alignment and partitioning network for visible and infrared cross-modality person re-identification[J]. Applied Intelligence, 2022, 52(1): 547-563.
4. Baoguang Qi, Yi Chen, Qiang Liu, Xiaohai He, Linbo Qing, Ray E. Sheriff, Honggang Chen. An Image-Text Dual-Channel Union Network for Person Re-Identific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23, 72: 1-16.
5. Bo Li, Xiaohong Wu, Qiang Liu, Xiaohai He, Fei Yang. Visible Infrared Cross-Modality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Network Based on Adaptive Pedestrian Alignment[J]. IEEE Access, 2019, 7: 171485-171494.
6. Yong Yan, Qiang Liu, Xiao Qin Gao. Motor fault diagnosis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and attention mechanism[J]. Journal of Sensors, 2021, 2021: 1-9.
7. Zisong Yu, Qiang Liu.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in Coastal Areas Based on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19, 93(SI): 329-334.
8. Yuting Li, Linbo Qing, Xiaohai He, Honggang Chen, Qiang Liu. Imag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self-distillation[J]. Applied Intelligence, 2023, 53(8): 9396-9408.
9. 王叶,刘强,卿粼波,滕奇志,何小海.基于自适应空间正则化和畸变抑制的相关滤波跟踪[J].光电工程,2021,48(01):27-37.
10.邓描,刘强,陈洪刚,王正勇,何小海.一种基于特征正则约束的异常 检测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7(06):1077-1083.
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公共空间城市规划的视频分析及量化预测关键技术研究”,2018/01-2022/12,参与
2.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真实监控场景的行人重识别关键技术研究”,2022/01 - 2023/12,项目主研
3. 成都市产业集群协调创新项目“新一代大型机场智能运行控制系统(子项目:机场飞行区运行安全监测与智能调度)”,2018/01-2021/12,参与
4.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B05,2023/01 - 2024/12,项目主研
5. 技术开发项目“加油站监控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开发”,2023/9-2024/12,项目主研
6. 技术开发项目“智能斑马线设计与开发”,2023/07-2023/12,项目负责人
专利
1. 陈洪刚,刘强,何小海,任超,卿粼波,熊淑华,吴晓红,滕奇志,一种基于采样重构和特征增强的压缩图像质量提升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2011057427.7
2. 陈洪刚,刘强,滕奇志,何小海,卿粼波,吴晓红。一种基于双变换对齐与分块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申请号:202010814790.2。
3. 何小海,刘强,滕奇志,陈洪刚,卿粼波,李波,吴晓红。一种特征分离与因果比较损失的跨模态重识别方法。申请号:202011425821.1。专利状态:受理。
4. 何小海,刘强,滕奇志,陈洪刚,卿粼波,吴晓红。一种基于BERT的文本到图像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申请号:202111509721.1。
5. 何小海,邓描,刘强,王正勇,陈洪刚,吴晓红,余艳梅。一种用于异常检测的特征自回归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911170284.8。
6. 何小海,齐宝光,刘强,陈洪刚,吴晓红,吴小强,滕奇志。一种基于图像文本双通道联合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申请号:202011425821.1。
7. 吴晓红,杨萍,刘强,李波,陈洪刚,何小海。一种基于逐点特征匹配的跨域行人重识别。申请号:202210073006.6。
8. 何小海,李雨婷,刘强,曾王明,卿粼波,陈洪刚,吴晓红。一种基于自蒸馏的图像分类方法。申请号:202210157100X。
9. 何小海,王叶,刘强,滕奇志,陈洪刚,卿粼波,吴晓红。一种结合自适应空间权重和畸变抑制的相关滤波跟踪方法,申请号:202010001660.7。
10. 何小海,李波,吴晓红,刘强,陈洪刚,卿粼波,滕奇志。一种基于自适应行人对齐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910951963.2。
11. 吴晓红,吴稳稳,何小海,刘强,陈洪刚,卿粼波,吴小强。一种基于全局注意力的特征融合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申请号:201911270269.0。
12.陈洪刚,李自强,王正勇,何小海,刘强,吴晓红,熊书琪。一种基于外观和动作特征双预测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申请号:202011263894.5。
联系方式:E_mail: lwq@cuit.edu.cn Tel:15928681548
何启学老师 简介
【基本信息】
所在部门:开云·(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职 称:高级工程师
出生年月:1978年3月
电子邮件:heqixue@casit.com.cn
【个人简介】
何启学,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生于1978年,中共党员,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副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场景智能化应用、工业知识图谱、工业大模型等。主持四川省科重大研发项目2项,参与2项。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工业和信息化部示范项目,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四川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取得10余项专利,承担烟草行业横向合作项目数十项。
【研究方向】
1. 工业互联网
2. 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工业场景智能化应用
3. 工业知识图谱
4. 工业大模型
5. 智能检测技术与装置
【在研项目】
1. 智能网关与云端融合的工业检测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项目负责人。
2. 工业互联网安全与智能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项目主研。
3. 面向流程制造的云边端一体化全链过程检测装备与平台研发及应用,四川省科技厅“聚源兴川”项目,项目主研。
4. 南宁卷烟厂基于卷包CPS数采改造上云之软件开发,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5. 云边端协同的虫情动态监测和传播趋势预警研究及应用,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6. 智能在线全数无损检测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合同,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7. 面向多场景的烟包缺陷智能分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8. 浙江中烟杭州卷烟厂卷包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企业委托,负责人.
9. Protos2C-GDX500玉溪专线卷包智慧工艺大数据分析研究项目合同,项目负责人。
【完成项目】
1. 工业互联网基础软件平台关键技术,四川省科持厅重点研发项目,项目负责人。
2. 浙江中烟杭州卷烟厂智慧工艺项目,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3. 黄金叶制造中心生产监控管理系统,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获奖情况】
1. EIOD边缘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2年,第四完成人。
2. 面向边缘智能设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示范应用,四川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2年,第5完成人。
3. EIOD边缘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示范,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
4. EIOD边缘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产业化,中国产学研促进会,2022年。
周凯老师 简介
【基本信息】
所在部门:电气工程学院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1975年8月
电子邮件:zhoukai_scu@163.com
【个人简介】
周凯,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75年,中共党员,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IEEE P2810工作组副主席,CIGRE WG D1.75国际工作组委员,EPTC(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缆及附件专家工作组委员,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委会委员,高电压技术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编委,加拿大Waterloo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其它纵横向项目累计60余项,总到校经费3500余万元。近五年,获得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3项。累计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30项。
【研究方向】
1. 电力大数据及人工智能
2. 智能检测及仪器
3.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靶向注入功能化修复液对电缆的水树修复及长期作用, 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多应力下电缆附件界面的绝缘老化及修复填充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主持。
3. 四川省科技厅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电力装备智能化及新型绝缘材料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主持。
4.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电缆状态综合表征及缺陷识别技术研究, 主持。
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配电电缆缺陷定位与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配电电缆缺陷定位与修复技术研究, 主持。
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海底电缆绝缘状态评估及故障定位技术研究, 主持。
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多物理量协同作用下电缆附件界面缺陷局部放电发展研究, 主持。
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配网电缆绝缘老化机理研究与基于超低频、振荡波隐患检测诊断技术的对比研究, 主持。
9.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江北供电分公司,输电电缆形变与破损对运行安全的影响及运维对策措施研究, 主持。
10.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供电公司,高压XLPE电缆缓冲层故障特征、机理与状态评估研究, 主持。
【发表论文】
1. Z. Tang, K. Zhou, Y. Xu, P. Meng, H. Zhang and Y. Wu, "A Reflection Coefficient Estimation Method for Power Cable Defects Based on Three-Point Interpolated FFT,"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vol. 73, pp. 1-8, 2024.
2. Y. Chen, K. Zhou, Y. Li and Y. Liu, "Swelling Crosslinkable Monomers to Improv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SiR–XLPE Interfa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vol. 31, no. 3, pp. 1217-1223, June 2024.
3. S. Lin, K. Zhou and Y. Li,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γ-Ray Radiation on the Aggregate Structure and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of XLPE,"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vol. 31, no. 4, pp. 1856-1863, Aug. 2024.
4. G. Zhu, K. Zhou, L. Lu, Y. Fu, Z. Liu and X. Yang, "Partial Discharge Data Augmentation Based on Improved 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With Gradient Penalty,"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vol. 19, no. 5, pp. 6565-6575, May 2023.
5. J. Huang, K. Zhou, Y. Xu, P. Meng, Z. Tang and Z. Liang, "Upper Sweeping Frequency Selection for Cable Defect Location Based on STFT,"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vol. 72, pp. 1-9, 2023.
6. H. Yuan, Y. Li, K. Zhou and H. Zhou, "Moistur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Silicone Oil–Silicone Rubber Insulation System Considering Swelling Effect,"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vol. 30, no. 5, pp. 2025-2032, Oct. 2023.
7. K. Zhou, H. Yuan, Y. Li, M. Li, Z. Li and S. Lin, "Assessing Aging Status and Type of XLPE Cable Insulation With a Graphic Approach Based on PDC Measurement,"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vol. 37, no. 6, pp. 5114-5123, Dec. 2022.
8. K. Zhou et al., "Partial Discharge Localization on Power Cables Based on a Novel Signal Relay 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vol. 71, pp. 1-9, 2022.
9. K. Zhou, S. Lin, Y. Li and M. Li, "Realizing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rap Energy Distribution in Polymers with an Electric Field Stimulated Depolarization Current Method,"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vol. 28, no. 2, pp. 550-554, April 2021.
10. K. Zhou, Z. Li, G. Zhu, Y. Huang and Y. Li, "An Adaptive Pulse Separation Strategy for PD Detection in Frequency-Tuned Resonant Test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vol. 70, pp. 1-9, 2021.
11. 袁豪,周凯,孔佳民,等.不同缺陷条件下高压XLPE电缆的逸出气体特性[J/OL].高电压技术,1-9,2024.
12. 陈熠东,周凯,雷清泉,等.高压电缆阻水缓冲层的白斑现象及析氢腐蚀机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3,43(12):4830-4840.
13. 王子康,周凯,朱光亚,等.冷热循环单周期内电缆附件XLPE-SiR界面局部放电演变特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3,43(15):6136-6145.
14. 李蓉,周凯,饶显杰,等.配电电缆本体受潮缺陷定位及受潮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42(09):3470-3480.
15. 王子健,周凯,朱光亚,等.基于时频域转换法的配网电缆冷缩中间接头受潮诊断[J].高电压技术,2022,48(06):2178-2186.
16. 林思衍,周凯,尹游,李明志,龚薇.基于连续PDC测试的XLPE电缆水树老化判别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40(20):6764-6773.
17. 周凯,李诗雨,尹游,林思衍,云浩.退运中压XLPE和EPR电缆老化特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20,35(24):5197-5206.
18. 陶文彪,朱光亚,宋述勇,马振国,周凯.交联聚乙烯中丛状电树枝的生长机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38(13):4004-4012+4042.
19. 李康乐,周凯,黄明,杨明亮,陶文彪.XLPE在电场作用下的取向对温度变化条件下水树生长的促进作用机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38(03):956-964.
20. 周凯,谢敏,赵世林,何珉,张福忠.基于改进FastICA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窄带干扰高保真性抑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8,33(11):2604-2612.
【获奖情况】
1. 在役电缆老化演变机理,状态检测诊断及延寿关键技术与应用.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23
2. 城市高压电缆网火灾信息感知与安全防护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23
3. 交联聚乙烯电缆性能提升及运维关键技术,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2023。
4. 长寿命抗老化电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装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二等奖,2021。
5. 输配电电缆绝缘老化机理、诊断和修复的研究及应用,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20.
6. 电力电缆线路绝缘状态检测、诊断及工程应用.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6.
7. 电力电缆线路绝缘状态检测、诊断及修复技术研究.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6.